上将外地养病,军区汇报工作,发脾气:我又没有死!政委说他霸道
1973 年 12 月,几大军区司令员实行对调,在福建辛勤工作了 16 个年头的韩先楚,被调任到了兰州军区,从东南大地奔赴西北之地。
这次对这几位大军区司令员的调动,可以说是在“削弱权力”。在没进行调任的时候,除了皮定均的职位外,其他几位都同时担任着地方的首要职务,像是省革委会主任以及省委第一书记。而现在进行了调动,他们不再兼任地方的职务了,能像过去那样,更加专心地投入到军队建设工作当中。
韩先楚和兰州军区政委冼恒汉没啥来往,之前他俩在工作上没碰过面。要说冼恒汉,他在战争时期就听说过韩先楚,特别是韩先楚在东北那旮旯打仗,打了不少难打的仗、漂亮的仗,这事儿在各大战区都传开了。
几大军区的司令员、政委,军兵种的负责人以及总部的负责人齐聚北京开会时,毛主席曾叮嘱过两位要齐心协力。然而,在之后的工作当中,这两人的矛盾却不断加剧,甚至到了势不两立的程度,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?
比如说在生活方面,得配备像冰箱、电视这类电器,而且饮用水还不太卫生呢。
。
那这批钱到底干啥用了呢?原来司令部的办公大楼就是靠这笔钱盖起来的,压根没再向上级伸手要钱。
总之,冼恒汉觉得这样的艰苦作风得继续保持,可新司令却在各方面表示“不满”。虽说这事儿不归他管,但司令员既然配备了,政委也不能落下,所以管理局的工作得做到公平公正。还听到管理局的干部讲了一些不太好的话。
其实啊,生活上存在差异,这并不能表明一个人怎样。毕竟他们原先所处的环境不一样。大西北和东南的自然状况不同,每个人的需求也不尽相同。军区弘扬艰苦作风没啥问题,可给领导配备的一些东西,到底是超出标准了,还是在合理范畴内呢。因而,这些问题也不能就此认定新任司令员不懂得节俭。
在冼恒汉的眼中,他俩的根本问题源自工作方面。对方来到军区后,觉得这儿那儿都不对劲,都得进行整改。就连三总部领导敲定的国防工程,他都看不上眼。如此一来,开会时就产生了分歧。冼恒汉是军区的第一书记,属于决策人,而韩是第二书记。
这俩人在一些事情上的看法存在差异,达不成统一的意见,这样一来,事情可就不好处理了。
韩先楚身体本就欠佳,到军区工作没多长时间,就去北京疗养了。这下子,军区的工作没了人来主持。虽说冼恒汉是军区的第一政委,但其精力却放在了地方上。
在日常工作时,有些事儿特别急,军委和总政急着让上报呢,可他又没在军区。军区初步讨论完后,打电话向他征求意见,这样一来,在工作上就显得不太便利了。
每个人对待工作的处理办法都不一样,当时并未做出决定,而是等党委集体决定后才开展工作。他得知这一情况后大发雷霆:“我还没死呢!”
咱也不清楚在说那样话之前是个啥情况,也许他还得全面琢磨一下能不能行,得不得当呢,结果就有人替他做了主,说不定因此大动肝火呢。但在冼恒汉眼里,这就是他行事蛮横霸道的体现。
到了1975年,这俩人的关系变得极为紧张,矛盾异常尖锐,简直就是有他没我,有我没他。他们自己解决不了这问题,便找上级来处理。可由于处在特殊时期,好多工作都不是孤立的,上级也只能要求他们继续合作,增进团结。
1977 年,冼恒汉遭到免职,随后萧华接手军区工作,如此一来,原先工作上存在的矛盾便不复存在了。
#深度好文计划#

